上一页|1|
/1页

主题:[新房验收] 开发商交房的标准是什么?购房者要如何收房

发表于2006-01-27
当被问到你住的房子到底是多大时,你也许会把发展商告诉你的面积再重新告诉朋友一遍。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你的房间到底有多大? 


你说建筑面积是100平方米,套内面积是85平方米,可是你真的测量过房间的大小么?你测量的结果也未必跟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用精密的仪器测量出来的结果一样。 


很多时候,等业主收了楼住进去不久,就会接到开发商的一封关于房屋面积的信函,信函中还附有房地产测绘所的测量结果。只有在这时候,你才知道,你到底买了多大的面积。 


为何总是大于0.6%? 


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第四条是计价方式和价款。大部分人都是按照第一种方式来计价,即按照建筑面积×单价=总价。虽然选择了第一种方式来计价,但当今后有纠纷涉及到面积、单价时,大多是按照“总价÷套内面积=套内面积单价”这种结果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如果经过测量,你实际的套内面积和原来合同上签订的套内面积相比,多出的部分超过了0.6%,你就必须按之后的单价补交超出部分款项。 


超过0.6%要补钱 


像吴小姐在2001年买了一套两房单位,签订合同时,合同中标明的建筑面积是62.89平方米,套内面积是50.49平方米。如果按套内面积计算,单价就是6283元/m2。而吴小姐收楼不久,开发商就寄来房地产测绘所的测量结果。结果显示,房子建筑面积为65.0737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为50.9942平方米。即实际的测量结果比购买时签订合同上的套内面积大了0.504平方米,超过了合同约定的0.6%。为此,吴小姐不得不再多给0.504平方米的差价———3168元给开发商。吴小姐说自己量出来的面积甚至还不到合同中约定的50.49平方米,不知道测绘所是如何测出来大了0.504平方米的。 


测量结果令人尴尬 


对于很多买家来说,测量数字总是比原来的面积大出0.6%,但是又不会大到超过3%。为了能顺利拿到房产证,大多数买家都会选择补齐差价。但这个差价不是几千就是上万,买家心里都憋着股说不出来的郁闷。 


为何总是小于3%? 


当然,也不是每个买家买到手的房子都比合同上约定的大些,测量结果显示比原来合同中约定的小的也大有人在。 


张先生在2002年买了一套合同上标明套内面积为105平方米的单位,收楼后,他简单地测量后,发现套内面积只有101平方米,比合同约定的小了足足4平方米。尽管他充满疑惑,但还是决定等到拿到测量结果再作打算。 


这一等就是大半年,等到张先生已经把房间装修好了,才收到测量结果,结果显示,套内面积为102平方米,的确比合同约定的少了3平方米。可是,3平方米又没有超过3%,只有2.8%,张先生也无法按照最新的司法解释,要求开发商双赔。悲哀的是,就这2.8%的差价,开发商拖到现在也没有返还给张先生和其他少了面积的业主。张先生等业主在多次催款无效后,已经打算提起诉讼。 


通过张先生的故事,记者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尽管依据《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实际面积与合同面积相比,少了超过3%时,买家有权利要求开发商返还相差部分面积的房价和利息,并且还能要求开发商双倍返还超过3%部分的房价。可是,面积缩水超过3%的却相当罕见,仿佛开发商们早已经算好一样,就算少了面积,也绝对不会少到超过3%的面积。 


不过想想看也对,开发商对于在3%以下的缩水面积都如此不情愿将差价还给业主,又怎么会允许让业主可能拿到双赔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解决之道 


咨询或申请重测 


在发现实际面积与合同面积有较大出入时,作为业主,当然是希望知道面积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并且还希望知道,如果对测量结果有疑问,可以向哪些部门投诉。专家表示,全市能够有资格进行房屋面积测绘的,目前依然只有房地产测绘所。如果购房者对于测绘需要咨询或者对测量结果有疑问,都可以向房地产测绘所进行咨询或提出申请重新测量。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