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公务员的身份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越条件

发表于2007-03-21
现在地理位置好、景观好、产品设计好、稍微有点规模、开发商有品牌实力,其开发的项目一问,基本都被公务员买走了。似乎现在所有的开发商都盯住了公务员,若公务员受到打击,或没了公务员这个强势群体楼市将会怎样,还真不敢想象。

现在对房价上涨、对楼市怨气最重的究竟是哪些人?而那些通过投资或投机在楼市里捞到钱的人,他们唯一唠叨的就是国家的调控政策越来越对他们不利了,有人担心房子没炒出去自己反而变成了房东。就是他们的逐利思想,使得他们对楼市格外关注,并在楼市里网络关系,对房价坚挺并上涨、对户型普遍趋大、对支撑整个楼市有着很大的关系。就是他们利用公务员的身份,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越条件,利用政府机关的关系,可以七弯八拐找到关系打折优惠,可怜那些无依无靠的普通消费者,看着大家买,热销、人气旺,匆匆落定,岂不知拥有“住房公积金”的人(比如,同样是20年期40万元的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公积金贷款(利率按4.77%)比商业贷款(利率按7.11%)总共要节省利息129247.33元)讨了多大便宜?!

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近日在接受中国信息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开发建设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但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的周期,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增加市场供应量,进而改善供求关系,遏制房价的过度上涨。

来自建设部的消息表明,2007年的住房公积金工作将“在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广大城镇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根据部署,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政策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便捷贷款程序,合理降低费用。重点支持职工购买中小套型、中低价位自住住房,支持中低收入职工通过租赁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但现实的情况是,大批公务员曾经住着单位的福利分房,后经房改房可以上市交易,他们套现后再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重新购置房产。在现在房价高企的今天,有的家庭的确是仅有一套住房,而有的家庭几乎人均一套、甚至更多。利用资源和关系,一套百八十万的房子,他们自付四五十万,住房公积金贷款四五十万,普通人敢贷那么多吗?能贷那么多吗?
发表于2007-03-23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