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十二五规划种下房价暴涨祸根(转)

发表于2010-11-14
 十二五规划与房地产发展可谓密切相关,虽然十二五规划未明文规定“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故意回避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位置的事实。也未明文规定“GDP目标,就连具体的指标也不清楚”。与房地产相关内容的仅有房地产调控的大概内容。因而让人产生怀疑让市场变得模糊让未来五年楼市恐惧,十二五规划“既然没有规定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是不是意味着不要靠房地产增加投资支出GDP增长?,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和银行信贷有新的政策?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在保障房方面有新的动作?是不是意味着房地产未来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政府有影削弱房地产未来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位置?是不是意味着楼市进入下行通道,房地产市场冬天来了,房价要大跌了?等系列”。

 目前调控已经开始“两手准备”,一方面中央对流动性货币和银行刀口及货币政策实施“宽紧并存”的差异化收紧,堵塞开发商资金渠道,紧收开发商预售款,让房企资金来源背部受牵制。通过提高商品房按揭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首套,二套首付比例,禁止三套贷款,取消普通住房税费优惠政策,政府定价,土地不能融资,限房又限贷又加息。切断了市场购房需求,投资客投资房产受抑,刚性需求购房受阻,市场外热钱入市受堵,楼市由成交下降到楼价小幅度的回落,市场局部观望形成,让房企销售利润下降,重创房地产。同时,加息降温通胀预期,房价出现报复上涨反弹预期变小,甚至被认为是房价回落到20%-30%,甚至五年回落50%是可预期,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下跌50%是调控可预期的效果。

 另外一方面中央对楼市调控未有放松的信号,对一线城市局部房价依然坚挺的现象表示要继续调控,目的是巩固一调二调的政策成果,政策将继续深入楼市调控。如果房价继续依然上涨过快,政策将进一步升级,调控将继续加码。例如要求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原来的政策,开征房产税,出住房保障房,上调房地产项目资本金,取消商品房贷款制度,期限预售制度,执行土地增值税,清理土地空置的房企等政策。当前,政府正在加大对闲置土地与囤地处理力度,增加土地供应。同时加快保障房土地储备和开发建设及市场供应,并且加快库存的释放,增加市场有效供应,解决供应不平衡的矛盾。中国楼市局部城市已经是“量跌价涨,或者是价量齐涨,或者是价量齐跌”的现象。

 一,2010年10月25日,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必须立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结构竞争力。

 说明一个问题,中国最近20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房地产,是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说法。因为中国最近30年的所谓改革开放其实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成本、低效益的做法,比如主要靠制造业,而制造业主要是消耗能源、石油、大量资源,而中国的能耗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这种低效益、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很难换来高速度的增长。

 毫无疑问,十二五规划种下房价暴涨祸根。2010年10月27日晚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正式公布。《建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非常必要,也需要有更详细的配套政策。

 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不光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事情,大城市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应解决他们安家落户的问题,也应解决户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否则就不是完整的城市化。当然,对个别人口已经太多的超大城市,落户条件可以从严掌握。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把户籍管理制度废除掉,仍需要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问题。本来城市化的一个作用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节约土地资源。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有过多的不合理占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城市化需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城市面积,保证必要的人口密度。

 说明放宽落户条件,推进城镇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加市场购房需求,另外是人口红利的贡献。例如重庆。

 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本人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会提出十二五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有利于提高购房者购买商品房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条件,在房地产开发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房价自然会上涨。

 三,《建议》还指出,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说明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等市政商业生活配套完善,有利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四,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建议》提出,将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十二五”期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物业税、房产税的争议仍在继续,其政策方向有待于进一步明朗。但是,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就是‘十二五’期间每年要建设600万套保障性住房,5年下来就是3000万套。者按照一个家庭3口人计算,合计大约可以解决1亿多人的住房问题。“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是一个硬指标,将严格执行。5年建设3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将能起到挤压房地产泡沫的效果。

 目前每年约1000万人进城,现在大中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大约解决了7%~10%的住房需求问题。而“十二五”的目标是,要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20%的住房需求。早在去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9年~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今年住建部等六部委又联合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

 说明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靠保障房肯定是行不通的,一是地方政府不可能拿过多的土地去建保障房,会影响到土地财政收入。二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对保障房的投资比例不断减少。三是保障房的条件过于苛刻,根本覆盖不了需要购买的人群。

《建议》中有关房产政策的表述,与今年房产调控的方向和基调一致。预计“十二五”将对现有政策进行深化和延续。《建议》中提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发出新的信号,过去的政策专门强调保障房力度,现在专门提出住房供给问题,更多地关注了不符合保障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多数城市可能会将廉租房、公租房成为保障房的主体,经适房的地位可能会下降。根据《建议》分析,未来五年将通过供应的角度来调节房地产市场:可加大住房用地供给,对存量资源进行盘活,整治开发企业囤地现象。房产税在“十二五”期间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现实。虽然不一定是全国范围征收,但会是在部分城市试点。

 五,消费排“三驾马车”首位,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说明未来中国转变为消费型国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中国GDP的支撑力主要是投资和出口,所谓的消费不过是其中因素之一。

 胡主席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於“十二五”期间或减慢,但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强调如何“富民”。考虑国际形势的变化,“十二五”期间GDP增长或调低至8%。

 六,“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很可能将不再提GDP增速“保八”的目标。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将带来新一轮产业政策的调控。其中,房地产或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头号调控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将成为“十二五”的重点扶持产业,而与此形成对比,房地产业将迎来更加严峻的调控。此前于9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与住建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这份文件透露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的信号。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执行土地和住房供应向民生领域倾斜的政策,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各地对房地产调控的认识差异。

 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各地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认识仍然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对房地产业要以保民生为首要目标认识不到位,对房地产业不能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还有不理解情绪。这是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第一次明确提出,房地产不能作为支柱性产业。很明显,这是一个新的信号,并将改变以往存在的认识误差。以往业界一直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差。

 多年的实践证明,房地产业只是建筑业的一部分,但是房地产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在中国被过度放大了。在“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房地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很可能将逐渐降低。目前,这一比例是4.5%。调控房地产并不意味着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现在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房地产将不再是支柱性产业,这一观点意味着一种新的政策导向,将给接下来的房地产调控带来深远的影响。

 说明回避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是有的。

 接近2万字的篇幅中,只字未提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对比。《建议》明确提出,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议》提出,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仔细对比5年前的《建议》即可发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首次被提到了第一的位置。三驾马车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结构的调整,除了“三驾马车”的调整,也要靠科技创新。

 官方酝酿一年有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建议》数次提及。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而“服务业大发展”则被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提出,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并将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的清洁发展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不过,这份纲领性文件并未给出具体下降指标。

 “十二五”是中国提出的要在2020年(即“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被《建议》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等,在《建议》设置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被提到了最为靠前的位置。在2010年10月1 日周一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温总理在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工作时也明确提出,当前将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并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十二五”要求维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可谓与当前经济一脉相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也是今后5年中国的主要目标之一。《建议》称,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强调改革是一大亮点,在改革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且对于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领域直点其名,和以往的表述有所区别。

 本世纪头20年,中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一五”的5年被历史赋予了“承前启后”的基本特点:既要承继前一个五年计划、甚至前几十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又要为后10年的发展打好基础。

 回眸我们即将走完的这承前启后的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5年不断攀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5年,我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这就要求“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要达到7.5%左右。从2006年到2009年,“十一五”前四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加快1.6个百分点。201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又实现了10.6%的增长。

 这5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GDP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排位从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三位,今年已超过日本排到第二位。中国经济的分量在加重,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这5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条件得到改善。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7.64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亿人。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从2006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10.2%和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和3个百分点。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45.5%下降到41.0%。5年经济的长足进步,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完成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发展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未来5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没有问题,要害是如何认识发展速度。按照‘翻两番’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达到7%的平均增长就能够实现目标。现在各方对发展速度的预期没那么高了,这是好事,但并不是速度下来了发展方式就转变了。我们不能靠调整速度来转变发展方式,而是要靠改革。例如,必须理顺资源产品价格,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实现集约发展,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才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等。在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后5年,要提高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种风险,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十二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21世纪的前10年,加入WTO后的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也屡屡经受着世界经济狂风暴雨的冲击洗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丰富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外需急剧萎缩,加快了我们启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只有进一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才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只有立足于拉动内需,才能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更协调地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扩大内需是首要任务,而扩大消费需求则是这首要任务的重中之重。

 2010年11月2日,人民币超发43万亿,央行货币政策回归稳健。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了令外界颇感意外的加息之举。为什么中国货币政策转向来的那么突然?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央行希望通过加息向市场释放中央决心调控通货膨胀预期的意图,以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信号。此次央行加息不仅是“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更是对过去10年,甚至30年过度依靠货币推动经济的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转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新高;当月食品价格更是同比涨幅高达8%。那么,CPI的同比逐步增长是否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呢?“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

 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33.54万亿元的GDP规模,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了4.6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加大。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上一页|1|
/1页